只有不到20年发展历程的保健品会销圈,却一直以来传奇辈出。从当年的三株开始,到后来的四大家族,保健品行业的开拓者们以鲜明的、非常规打法纵横天下,在宣传手段和销售手段上的守奇出奇,为今天的会销人和会销圈注入了先天的行业基因。
时代造英雄,一代又一代的保健品从业者对这些基因进行着发扬,进行着传承,其中以江湖快销表现最为明显。随着近两年传统会销与江湖快销的融合,一个个快销高手浮出水面,声名鹊起,巴特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。
“11岁走出家门,放羊是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,长这么大没拿过一张毕业证。”这是巴特对自己经历的描述。出生于内蒙古巴林左旗农村,家境贫寒,在没有房顶的房子住了好多年,所以巴特打小立志:以后要让家里的厕所比现在的房子都好。少年离家,住过桥洞,送过水,从每天6块钱的工资开始,还是孩子的巴特开始了在北京奔跑的日子。
穷人的孩子早当家。过早的投入社会,过早的洞悉人情冷暖,让少年巴特成长飞速,也让他具备了常人没有的敏锐眼光和准确判断。1995年,在一家装修公司当业务员的巴特凭借着头脑灵活和热情乐观,赚到了人生的第一笔大钱——三千元。不满足于现状的他,又把目光瞄向了刚刚兴起的BB机行业。南买北卖,15岁那年,巴特已经成为第一批集BB机、手机于一身的典型暴发户。
而他人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是从哈萨克斯开始的。当时,已经是帝阳高科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巴特,在一次受邀到阿拉木图市领导人家中做客时发现,该领导家中的电视机只有一个信号。问及原因,被告知是当地轻工业比较落后,没有专业的信号接收器。巴特马上从中看到了巨大商机,立刻马不停蹄赶回国内,一个星期后,第一批信号接收器抵达了阿拉木图,紧接着便有了第二批、第三批定货。据说他后来又涉足金融小贷市场,掘到了人生的又一桶金。
|
|